【旗帜引领 榜样力量】公司十大工匠风采(二)

发布日期: 2024-01-26

编者按: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高六强”深耕计划,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三实三进”作风,在改革发展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了电网铁军风采,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他们苦干实干、担当奉献,取得了一个个可圈可点的突破,获得了一项项可喜可贺的成绩。现在,让我们走近公司2023年度十大工匠,一同感受来自榜样的力量。

李亮:默默守护电网安全的螺丝钉

人物简介:李亮,中共党员,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二次运检一班班长,先后获得河北省冀青之星,公司技术能手、电力工匠,沧州公司青年先锋、沧电先锋等荣誉表彰。

李亮勤学苦练、恪尽职守,深耕变电二次运检专业10余年,从变电二次检修班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工作负责人、专责工、技术员、班长。 

2012年入职的“第一堂课”,便让李亮感受到“人民电业为人民”是责任更是荣誉。那是他刚到变电检修中心的第一个抢修现场。 

“高温作业、汗流浃背、困难重重的施工现场。”曾设想过无数次入职的场景,但这样的工作场面是他从未想过的。在无数次感慨检修工作无比艰辛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老师傅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作风。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一定不能荒废时间,要怀有学生时期的求知欲和好学心,向每位师傅虚心学习技能。 

“这么热的天气你们真是辛苦了,不然觉都没办法睡了,太感谢了!”抢修结束后,抢修人员在附近的小餐馆吃饭时,接连听到餐馆经营者和附近居民的赞扬。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李亮感受到了学生时代从未体验过的被需要的感觉,也正是从那一刻起,守护电网安全这份初心深深扎根在其内心。 

“李亮,最近晚上不回家在这研究什么呢?再不走该锁门了。”门卫师傅提醒道。这是李亮第一次担任技改工作负责人的前几个晚上常见的场景。为了做到工作万无一失,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查图纸、改图纸、编写二次安全措施。他甚至熟背了保护屏端子号和电缆的线芯号,让人觉得有点“拧”。 

正是具备螺丝钉的“拧劲”和“钻劲”,再加上数不清的夜间抢修、零点作业、通宵送电的工作历练,才促使其快速成长,练就抽丝剥茧解决复杂隐患的能力。各种工作现场的检修难题和紧急情况处理,李亮都能从容应对。他曾发现并解决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备投装置在动作后无法自动充电、220千伏线路保护改双套操作箱后分合指示灯同时点亮等复杂隐蔽缺陷10余项。2019年,他在公司继电保护技能大赛表现优异,助力团体获得第一名,并获个人第五名好成绩。 

2021年12月,李亮带领验收团队完成公司首座国产化芯片智能变电站——220千伏靖宁站验收投运工作。在220千伏西工站验收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克服工期紧张、环境恶劣、调试条件不足等不利因素,构建分块负责、分区调试、局部交叉、整体把控的工作模式,以战代练,并开展保护配置实践,不仅保证工程顺利投运,还极大提升了班组“核心”战力。同时,李亮还牵头编写了国产化芯片保护装置调试注意事项典型经验,为国产化芯片保护装置运行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2年11月,为在宝贵的检修窗口期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李亮带领班组充分发挥核心战力,自主进行后台和远动机的配置维护,圆满完成于庄站220千伏母线1保护更换、于庄站220千伏母线2保护更换、220千伏骅边线保护测控更换两项自主实施任务。 

“创新要解决真问题,不能脱离实际,要守正创新。”李亮时长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220千伏母线保护装置更换时,他提出《在不停电情况下传动开关工艺》。该工艺的提出和应用,极大降低了运维人员操作量和操作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以220千伏武垣站为例,传动时间从8小时降低到2小时,运维人员的操作步骤从50余项变为零操作。该工艺得到了公司表扬,并写进了公司220千伏母差保护装置更换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中。入职以来,李亮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项,公司创新成果2项、市公司创新成果20项,公司科技成果奖5项。 

春华秋实,风雨十载;星光可鉴,初心不改。那个埋头继电保护工作的少年,依旧坚守岗位、拼搏奉献,守护着电网安全。(张超) 

胡嘉祥:做检修现场的明白人

人物简介:胡嘉祥,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一次专责工,先后获得超高压公司安全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表彰,所带领的QC团队取得河北省及省质协特等成果一项、一等成果两项,电力行业二等成果一项。

2015年,胡嘉祥毕业于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怀揣着对电网事业的憧憬进入到超高压公司工作。从一名懵懂的实习生到变电检修高级工程师、技师的蜕变,胡嘉祥花了8年时间。 

“检修专业的传统就是师带徒,每一名检修员工都是在一次次的深夜抢修,在检修现场挥汗如遇工作中成长起来的。”胡嘉祥回忆刚入班实习的工作情景时如是说。在“检修现场就是最好的检修课堂”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胡嘉祥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进入班组不久,胡嘉祥就面临着一项重大工程任务——辛安站500千伏气动机构断路器改造工作。整个工程改造量大,耗时长,施工难度大,胡嘉祥主动请缨,他表示,“这是成长锻炼的最好机会,也是检验我阶段学习成果的时候。”在改造过程中,胡嘉祥作为工作负责人,全程坚守在检修现场,把关设备工艺质量,做到设备零缺陷投运。尤其是潞辛Ⅱ线5031断路器、辛聊Ⅰ线5052、5053断路器更换工作中,胡嘉祥连续两个月驻守在检修现场,全身心投入到设备更换过程中,最终顺利完成三台断路器的更换工作。 

随着工作年限增加,胡嘉祥对设备结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等愈发熟悉,多次作为协调人组织完成新建变电站一次设备监造、验收及投运工作,多次作为专业负责人组织开展设备大修、技改工作,大型工作现场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现场协调、沟通能力越来越强。 

勤于思考,厚积薄发,胡嘉祥始终如一地保持“工作、提炼、总结、提高”的进取模式,技术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2019年8月,他获得超高压公司技能练兵展风采竞赛单项第一、个人第二名。2022年11月,他获得超高压公司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技能比武劳动竞赛一等奖。2023年7月,他获得公司开关专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五名、团体第二名。2023年9月,他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全业务核心班组变电检修专业个人第七名、三等奖。“竞赛带来的是意志和智力的双重考验,比拼的是敢于突破的决心和毅力。”谈到竞赛历程,胡嘉祥感触颇深。 

取得一系列成绩后,胡嘉祥开始将自己屡次参加竞赛的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同事,致力于和团队共同进步。“培训过程不单单是给其他人讲授,同时也是对自身掌握知识的梳理总结。”这是胡嘉祥对于培训的心得。他贯彻培训为先的理念,努力培养多专多能型员工,依托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工作,组织员工先后自主完成了武邑站4号主变拆装、特高压邢台站T012断路器C相更换、T051三相组合电器解体检修等共14项A、B类工作,技改大修工作自主实施率达45.2%,C、D类检修自主实施率100%。在工作中,班组不断探索新技术应用,使用“便携式北斗预警装置”“消缺助手”等职工创新成果,着力提高作业效率,强化安全管控能力。 

“从现场工作中发掘,应用到现场工作中去。”这是胡嘉祥的口头禅。他秉持“卓越、钻研、奉献、精益”的工作理念,针对现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创新验收模式,在500千伏东光站验收投运工作中创新验收模式,首次使用无人机对站内悬式绝缘子和避雷针进行验收,扫清以往验收盲点;降低吊装作业风险,在沧西站213开关更换现场创新设备吊装模式,降低吊装作业风险,首次使用履带吊车代替传统汽车吊车吊装220千伏开关,提高了班组吊装作业安全管控水平。 

胡嘉祥始终保持着敢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不断超越过去、超越自己,坚持不懈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电网发展贡献力量。(齐梦倩) 

范坤鹏:扎根电网学“手艺” 深耕一线克难题

人物简介:范坤鹏,送变电公司调试分公司保护一班副班长,先后获得河北省共青团冀青之星、公司青年先锋等荣誉表彰。

深植一线、勤学苦练是他的真实写照;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是他的不懈追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他的人生底色;求真务实、推陈出新是他的前行灯塔。他用奋斗挥洒青春,用奉献回报社会,认真做好变电站投运的“守门员”,守好变电站投运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4年,怀着对未来工作的无限憧憬,范坤鹏来到送变电公司保护一班,开始从事继电保护调试工作,自此“调试”这两个字嵌入了他工作中的每分每秒。他扎根一线岗位,完成了从“青涩学子”到“调试老兵”的蜕变。 

“咱们变电站现场调试工作入门难,想精通更难,一定要静下心、沉住气,把工作做好。”刚进入班组,老班长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变电站投运前的二次设备调试,就像是给每位新入职员工做“入职体检”,这对变电站后续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二次系统回路复杂,调试程序琐碎、方法多样。为了快速打磨技术、精进本领,他就像一块儿海绵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快速汲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会的问题和知识点,他就通宵达旦地学。不精通的仪器设备和调试方法,他们就一遍遍地练。最终,他将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流程和方法熟稔于心,并成为现场调试难题处理的“活字典”。 

2022年5月,面对雄东500千伏变电站新建调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验收严”的难题,他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带领调试团队开启“白+黑”会战模式,紧抓安全生产与调试质量两条主线,针对具体施工任务制定专项安全措施与调试方案,强化现场调试人员安全与责任意识,确保现场调试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正如他所说,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2023年8月,保定野三坡遭受洪涝灾害,三坡站过水严重。为尽快恢复变电站正常运行,他带领调试人员迅速赶赴三坡站,待确定抢修方案后连续39小时开展调试作业,最终确保变电站顺利投运,有效缓解了受灾地区用电紧张的难题。正是凭着骨子里的韧劲与拼劲,工作以来他参与的60余座变电站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均零缺陷顺利投运,编制变电站新建、改扩建调试试验方案40余份,编制模拟向量试验方案10余份。他用实际行动守住了变电站投运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之前光纤通道有问题要好几个人配合查半天,现在通过诊断仪故障信息自动汇总与判断,几分钟就能排查出问题。”范坤鹏在红旗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向其他调试人员展示着手中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快速诊断仪。智能变电站采用光纤代替传统变电站硬接线回路,不可见的虚回路极大地增加了故障与缺陷定位难度。面对这个行业难题,他带头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出一套全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有效提升了调试现场故障排查与缺陷消除效率。“我希望继续当好变电站投运防线上的‘守门员’,踏踏实实做好保护调试工作。”范坤鹏坚定地说。 

内强素质外提技能,作为专业技术带头人,范坤鹏不断用创新思维解决解决现场实际需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项科技项目与多项QC工作小组。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QC小组成果奖5项,真正做到了将发明创新与现场实际相结合,有效提升了现场调试效率。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范坤鹏将继续以坚实的担当、精湛的技术、执着的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答出更满意的答卷。(牛淑兰) 

陈方正:对信息通信机房了然于胸的通信“老兵”

人物简介:陈方正,中共党员,国网河北信通公司工程中心基础设施及传输班技术员,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工匠,信通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表彰。

13年的信息通信机房基础设施运维工作,让陈方正对公司信息通信的每个基础设施了然于胸。这是陈方正的个人标签,也是他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日常基础设施设备的管理,还是不定期的高风险作业,他都认真钻研,一次次攻克技术难题、解决运行隐患,高质量了完成各项任务。 

从2012年信通公司成立至今,陈方正牵头负责了所有信息通信机房的新建、扩容和改造类项目,先后主持建设了数控机房扩建,第二数控机房建设及后续B、C区扩建,北二楼信息机房扩建,23楼通信机房扩建,调度通信大楼信息通信机房建设等大型项目,总建设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 

“我们需要逐条梳理强电电缆,将强弱电线缆分离改造,消除单电源运行的安全隐患。”在第二数控机房建设改造现场,陈方正说道。 

在公司第二数控机房建设之初,电源系统架构采用常规单互投开关设计,导致机房市电输入出现中断的情况。为了保障机房的正常运行,陈方正带领运维团队经过认真分析,谋划双互投接线方式的优化改造。陈方正和同事们将机房当成了第二个“家”,逐条梳理强电电缆,研究技术路线,制定每条电缆的切改路由、接线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在运行环境下逐条割接,最终在不影响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下,他们完成了强弱电线缆分离改造,将强电电缆改造成机柜上走线方式,实现了电源主进线由常规的单互投接线方式向双互投接线方式的改变,解决了原本机房内强弱电交叉混合布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双路电源相互切换时的可靠性。 

2022年年初,陈方正有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那就是他需要与调度通信大楼信息通信机房一起建设,一起成长。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个采用全园区分布式系统的建设项目。面对新技术、新事物,不知道何时何地何处出现问题,似乎让陈方正和同事们时刻担负着沉甸甸的高压。 

为了推进项目进度、保障施工质量,从建筑、弱电、暖通、给排水和电气,他的足迹遍布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从施工安全的监督到施工质量的把控,每项工作他都事无巨细、慎之又慎。针对现场各类施工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方案细节和施工工艺要求高的情况,他制定并实施了“一事一议”制度,对特殊技术难关专门制定解决方案,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汇同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方经讨论明确的事项和方案达百余项,有力确保了工程的高质量推进。2023年年底,随着调度通信大楼信息通信机房建设项目的顺利验收,意味着他又将再一次带领基础设施团队投入到新建信息通信机房的运维“战斗”中。 

在多年的专业设备日常运维、大型基建项目及改造工程中,陈方正多次将新技术引入基础设施运维和机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对数控机房室外机加装喷雾装置,在环境温度超限后自动启动对其喷洒细水雾进行降温,解决了夏季炎热时室外机频繁告警导致精密空调停运的问题;在调度通新大楼信息通信机房建设管理中采用BIM技术,大胆尝试引入磁悬浮冷机制冷系统,配电室加装轨道智能机器人、智能母线及PDU管控等,解决了诸多设备运行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陈方正通过总结工作成果,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六项,获得公司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公司专利一等奖等一系列奖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陈方正就是凭着对信息通信专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坚守,用扎实的工作成果和多年的担当奉献,谱写了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劳动赞歌。(刘红艳 董玉坤) 

刘清泉:电网第一道防线守护者

人物简介:刘清泉,中共党员,国网河北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室主管,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青年托举人才、河北省电工技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公司青年先锋、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表彰。

夜幕下电科院办公室内,刘清泉眉头紧锁、奋笔疾书,像这样忙碌至深夜,已经成为他工作的常态。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是刘清泉工作十载的生动写照,他在继电保护领域始终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要求,以钉钉子的态度坚定守护着电网第一道防线,诠释着电网人责任与担当。 

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刘清泉深知现场工作对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他主动请缨投身调试现场,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先后参与了沧州华润中捷电厂、邯郸东郊热电以及深能保定热电的调试。基建调试一般处于偏远地区,现场环境恶劣,施工作业条件繁杂,多重安全隐患交错,这不但需要坚定的信念,还需要清晰的头脑来应对艰苦复杂的工作。从一开始刘清泉就以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深入钻研电气调试技术,白天跟老师傅学,晚上自己啃图纸,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仅一个工程下来,他就完成了新手小白到技术骨干的华丽转身。 

2018年,作为电气调试负责人,他承担了石家庄热电工程的调试工作。石热燃气机组为河北南网首台燃气机组,担负着河北蓝天保卫战任务。由于机组全部为西门子进口设备,调试经验空白,身为调试负责人的他不畏困难,带领团队开始燃气机组调试技术研究。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本领,他们先后攻克了燃气发电机SFC拖动技术、发电机保护测试等1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成功将河北南网第一台燃气机组顺利并网,助推河北打赢蓝天保卫战。 

“没有啃不下来的骨头!”这是刘清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是凭借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他在继电保护向量检查领域开辟了一片天地。 

随着含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迅速发展,负荷少、空间小、时间久成为制约配电网保护向量检查的难题。“那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既能解决负荷缺少问题,又灵活轻便的试验装置呢?”带着这个问题,刘清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有源配电网向量检查试验技术研究,他们认真分析有源配电网网架结构、负荷特性及运行特点,在之前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技术迭代升级,创新引入电力电子技术,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碳化硅电力电子配电网向量检查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试验电流稳定输出和脉冲电流快速响应,同时还大幅缩小了试验装备重量和体积,填补了国内配电网二次系统投运前向量检查技术领域空白。该试验装置应用后,直接缩减变电站投运前检查程序40%,减少试验用工数量近一半,缩短工程总体投运时长近三分之二,并成功应用于雄安电网,助力世界一流电网高质量建设。 

2020年,刘清泉又将目光投向了二次系统智慧运维领域,提出了“基于物理模型的二次智能运维技术”。该技术通过开展二次系统多维度建模应用研究,将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电运维业务全过程,深度推进验收、运维、检修、评价全生命精益化管理。这一研究内容成功牵头公司首个国网总部科技项目,并入选公司“十大智库课题”,并荣获河北省科技二等奖、中国安全协会科技奖等多个省部级奖励,为二次智能运维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双碳”政策不断出台,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刘清泉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丝毫不敢放慢脚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刘清泉将继续坚守电网第一道防线,深化大电网安全保障,在不断奋斗中彰显自身价值。(齐锦涛)